為加強中心人才隊伍建設,優化資源配置, 2020年9月至12月,中國科學院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創新中心組織青年骨干評審暨第七屆“青年撥尖人才”和“青年優秀人才”評選。
本年度共有8個共建單位的105名青年骨干參加評審。初評由各方向自行組織專家評議,共選拔出43位“青年優秀人才”。其中19位“青年優秀人才”參加 了“青年拔尖人才”評審,最終由卓越中心管委會及相關專家評審選拔6位“青年拔尖人才”。12月5日,在中科院高能所經過一天的專家組評審認定,曹國富等6人被評為“青年撥尖人才”,白莎等37人被評為“青年優秀人才”。
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創新中心一直支持青年科研人員發展,固定每年撥付大量經費激勵優秀的青年科研人員?!扒嗄臧渭馊瞬弄劇焙汀扒嗄陜炐闳瞬弄劇逼褚殉晒εe辦七屆,往屆評選出的多位拔尖人才表現突出,已在本領域承擔重要任務,是國內粒子物理前沿研究生力軍。
在未來工作中,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將繼續改善各參與單位間人才評價壁壘,不斷改善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人才考評創新管理模式和評價體制,為本領域優秀青年骨干最終脫穎而出創造條件,穩定青年骨干科研隊伍,為科研人員創造安心科研、潛心創新的良好條件,建立粒子物理研究的人才梯隊,用實際行動踐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職責的使命。
附:第七屆“青年撥尖人才”和“青年優秀人才”名單(按照姓氏字母升序排列)
“青年拔尖人才”(6人)
曹國富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葛韶鋒
|
上海交通大學
|
李數
|
上海交通大學
|
盧云鵬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張岑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周小蓉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青年優秀人才”(37人)
白莎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郭聰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郭玉萍
|
復旦大學
|
韓瑞雄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季筱璐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靳松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李大章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李一鳴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梁志均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路浩奇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羅濤
|
復旦大學
|
羅武鳴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馬豪
|
清華大學
|
孟才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孟月
|
上海交通大學
|
寧飛鵬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祁輝榮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錢森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錢文斌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錢小輝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秦中華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沈仲弢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孫勇杰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唐健
|
中山大學
|
陶軍全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王逗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王科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吳佳俊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徐達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徐東蓮
|
上海交通大學
|
徐吉磊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嚴亮
|
復旦大學
|
張云龍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趙潔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周祖圣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朱凱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朱應順
|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