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舉行“基礎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沙龍”線上科普活動。在“云游實驗室”環節,86歲的著名美籍華人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丁肇中親自客串“導游”,引領觀眾線上參觀國際合作大科學裝置阿爾法磁譜儀(AMS)有效載荷運行和控制中心,并科普最新研究成果。
丁肇中介紹說,安裝于國際空間站上的粒子物理試驗設備AMS實驗,是目前唯一在太空長期運行的粒子物理精密磁譜儀,主要物理目標是尋找暗物質和原初反物質,并研究宇宙線的起源,對人類認識宇宙有極其重要的意義。AMS實驗正在進行升級,10年以后,AMS有望證明高能正電子來源于暗物質。
中科院高能所是AMS實驗的發起團隊之一,中國科學家為AMS實驗特別是首個太空大型磁體永磁體的研制以及物理分析等做出重要貢獻。同時,在AMS升級研制任務中,中國科學家也承擔關鍵性的任務,包括整個硅微條的設計、測試和生產。(記者 孫自法)
引自中新網2022.12.4版原地址: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sp/9908252.shtml |